大学是国家和社会创新发展的
重要引擎和源泉
(资料图片)
是科技成果策源地
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则是其创造价值的关键环节
手握一项纳米新材料改性技术
却难以实现市场转化?
上海大学材料专业的博士生张佳星
就遇到了这样难题
而为他的难题带来了转机的
正是来自环上大科技园的专业“合伙人”
比邻大学而建的大学科技园
如何充分发挥优势
助力科技成果跨越转化难关?
今天,我们一起听听
张佳星与专业“合伙人”的故事
0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张佳星是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2021级博士生,他掌握着一项纳米新材料改性技术,也已取得相关专利。在他看来,这项技术的市场转化非常有价值,他也开始探索如何能够实现市场转化。
最初,张佳星并未把创业的想法告诉他的导师,而是孤军奋战,一边准备创业的实现路径,一边忙碌于科研任务。
在读博期间,张佳星也曾一度感到困惑。他所在的高分子材料实验室课题组,主要从事生物医药方向的纳米材料研发,在这里,有不少“从0到1”的难题亟待攻克。但在科研外,张佳星还冒出了一个新想法:油污分离环保新材料研发和应用推广,以实现更高效、低成本的油污治理。如何保持专心写毕业论文,又该投入多少精力研究一下创业计划?“第一关”就让他感觉很难。
起初,张佳星并不想在实验室里干“私活”,于是先专注手头的研究、抓紧完成博士论文。当寒暑假和节假日到来时,他就努力挤出时间,自行前往昆山等地做市场调研,寻找环保技术转化、落地的机会。但一个人的精力确实有限,加上创业本身存在很大风险。他也曾有些担忧,做项目转化会不会影响毕业?他深知要平衡好实验室内外的研究,是很现实的问题。如果要从事技术的市场转化,哪怕得到支持,依旧面临许多困难。
0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整件事的转机,恰在于一次“牵线”:为了培育更多“种子”长出“幼苗”,学校和企业各方都在努力挖掘人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张佳星有机会接触,并顺利进驻环上大科技园,结果好几个困扰一下子都解决了。
2022年,他的项目入驻环上大科技园后,通过平台的概念验证和专业团队评估,很快就得到了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目前已经和钢铁行业多家龙头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入驻园区后,经过为期几个月的概念验证,张佳星的项目被专业团队评估为“潜力股”,并先后获得两笔、总计数十万元的真金白银支持。
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在接受《文汇报》采访时曾表示,“一项科技成果好比一粒‘种子’。光看小小的种子,即便是产业界专业人士,也很难判断它能否长成参天大树。所以,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初一步’,特别需要专业平台和机构帮助其早期孵化。大学科技园好比是‘苗圃’,主要功能是尽可能地培育种子,根据每粒种子的需要,施以养料,精心呵护,使其尽可能成为有些枝叶冒出来的“幼苗”,让更多人看到它的价值,继而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投入。”
同时,通过环上大科技园的牵线搭桥,张佳星的项目也找到了新的应用场景。今年春天,通过平台的资源加持,他已经向七、八家国内钢铁龙头企业推介了自己的新材料技术专利,并与其中三、四家企业的需求成功对接。更令张佳星感到高兴的是,他的导师在项目的价值得到认可后,也非常支持他兼顾科研和创业,支持他正大光明地利用实验室条件,进行产业所需的技术攻关。张佳星从一度迷茫到如今豁然开朗。
现如今,他在求学之路和创业之旅齐头并进。
0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高校,像张佳星这样的有志于科创的青年朋友不少,明知转化路不好走,但仍跃跃欲试。上海对于创新的重视一直在守护更多创新“火种”,帮助更多青年人实现“从1到10”的梦想,闯过一关又一关。
“大学科技园与大学是近邻,到底该如何助力更多师生走好科研转化路?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求解的问题。”在大学,不少年轻的科研人员要投身科技成果转化,绝大多数时候都需要匹配专业的“合伙人”。以张佳星的项目为例。这项脱胎于实验室、未经市场验证的新技术,究竟有没有市场价值?如何找到应用场景?又能和哪些产业的需求匹配,具体和企业的哪些人对接?最初,仅凭他一腔热情,所谓的“转化”只能是走到哪里算哪里。当环上大科技园成为创业“合伙人”后,在多位项目经理、投资人和产业导师的帮助下,他顺利一路完成了项目的市场评测、概念验证、竞品分析、创办企业等全周期环节。
张佳星认为,对青年学生来说,毕业后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继续投身“从0到1”基础科研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将选择就业市场,进入产业界工作,甚至转向和所学专业不相干的工作。但是通过科创项目,能够帮助更多青年学子提前起步,接触、了解产业和市场对新科技的需求和痛点,这对他们今后无论创业还是就业,都有着积极影响。而且大学科技园的优势就在于,既拥有实验室里的前沿科技成果和大量有理想的青年人才,又同时汇聚各大产业资源。
张佳星亲身感受到环上大科技园对入驻项目提供最长半年的全方位支持的巨大作用。在这里,最大的部门是咨询部门,团队成员来自国家实验室、政府机关、基金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等,为师生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建议和全链条服务,补齐他们在商业化方面的短板和欠缺,并且对教授和学生项目一视同仁,很好的保护了创新的“种子”。
张佳星表示,他非常期待看到更多大学里的青年人才加入“从1到10”的创新,还有更多社会资源加入,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如果能让更多有实力也有热情的年轻学子在专业的创新指导发挥专业所长,想必会有更多、更精彩的创新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