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8高校共同倡议成立教师教学发展联盟,应对技术发展带来的课堂革命

文汇报   2023-05-26 17:55:53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什么老师必须备课才能去上课,而学生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来上课?”这样一个问题里隐藏着教学改革的思考,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蒋玉龙教授正是在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找到了答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其实是一个高效的学习者,而学生如果脑袋空空地来听课无法成为高效的学习者,而且一节课至少需要5节课的时间来消化,更是负担重重。因此他创造了人本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并入选首批“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和他一起入选首批示范本科课堂的有上海各高校共23位教师。今天(5月26日),上海高校首届教学展示交流活动总结会在复旦大学举办,同时成立了上海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联盟由上海市教委指导,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8所高校共同发起倡议成立。联盟成立后,将在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下,进一步促进上海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协作互联,构建共建共享,推动更多教师积极应对技术革命引发的课堂革命。随着技术的发展,高校的课堂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发挥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同时又防止技术凌驾于育人之上?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分享了人工智能对于教育教学的影响。他谈到,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正形成有机演化和无机智慧共同构成的世界,而Chatgpt的出现更是给教育带来了挑战,但再先进的技术也不可能替代教师,因为教育是人影响人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知识再创造的过程,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他同时谈到,人工智能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因为单纯依赖人工智会带来人才培养中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缺乏人际互动的同理心培养,导致学生社会化不足,影响他们的情感发展和人格健全;过度依赖技术会忽略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导致学术诚信问题等。但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是无法回避,虽然Chatgpt用于教育只能致广大而不能致精微、有知识但是缺智能缺智慧,是有效的教育辅助手段而非新模式,但对于教育的影响,对于全体教育界来说却是不得不通过变革来应对。此次教育教学展示活动中,获奖的不少示范课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理解教育的特点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通过技术的使用提升教学效果。此次,首批“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23门课程负责人获颁证书,10所高校获颁“上海高校首届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优秀组织奖”。蒋玉龙教授和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王苏作为首批“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教师代表发言,分享创新教学理念、过程方法与创新效果。在今天的展示活动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综合处处长高巍巍也对上海高等教育如何高质量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要更加聚焦课程建设,二要建强基层教学组织,三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四要改进完善教学评价。不断推动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发展,锻造中国“金师”、培育“大先生”,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会议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处长束金龙主持。全国百余所高校的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参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